欢迎来到专业的信友文档网平台!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范文大全
当前位置:首页 > 范文大全 > 公文范文 > 正文

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

时间:2022-04-11 13:50:02 浏览量: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,供大家参考。

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

第一篇:沉降观测分析报告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工程

沉降观测技术分析报告

一、概述

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单位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沉降数据,从而掌握该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情况。

二、建筑物的基本情况

本工程为框架10层,。沉降观测工作自2014年10月25日开始,至2014年9月5日结束,共计观测次数为29次。

三、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

1、基准点的布设

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,基准点于2014年10月24日埋设,共埋设2个基准点。

2、沉降观测点的布设

沉降观测点的布设:沉降观测点布设于首层位置,共布设8个观测点,其编号为m1、m2、m3、m4、m5、m6、m7、m8

四、沉降观测

1、仪器与观测

使用ds3型水准仪及2 钢尺进行沉降观测。每次观测时,由基准点往返引测至沉降观测点,同时将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沉降观测。

2、记录、计算与观测精度

在沉降观测作业过程中,记录各观测数据并计算各点的沉降量。

作业中采用的精度指标如下:

闭合差fh ≤±2㎜ ,其中n为观测站数

高差中误差mh≤±2㎜

满足规范和设计方案的要求。

3、观测时间

自2014年10月25日开始进行第一次起事数据观测,至2014年9月5日最后一次观测结束,共计29次,累计观测时间为711天。

4、作业规范

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,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:

《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》(jgj/t8-97)

《工程测量规范》(gb 50026-93)

五、成果分析

1、沉降观测成果表分析

各次观测的平均沉降量、累计沉降量及沉降趋势见沉降观测曲线图。由表可见,该建筑物的总体沉降量为13-20 ㎜ ,至主体工程结顶后三个月,沉降量为0,已经稳定。

同时,从沉降观测成果表中累计沉降量可以看出, 最大沉降差仅为7mm,沉降均匀,沉降速率为:

m1点:沉降速率为:0.023mm /天;

m2点:沉降速率为:0.023mm /天;

m3点:沉降速率为:0.024mm /天;

m4点:沉降速率为:0.028mm /天;

m5点:沉降速率为:0.028mm /天;

m6点:沉降速率为:0.023mm /天;

m7点:沉降速率为:0.018mm /天;

m8点:沉降速率为:0.024mm /天;

六、结束语

通过对杭政储出(2014)58号地块商业经融用房b楼施工阶段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得出:该建筑物的沉降量较小,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。

********建设集团有限公司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工程项目部

2014年10月8日

第二篇:沉降观测分析报告

沉降观测分析报告

一、概述

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单位、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沉降数据,从而掌握该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情况。

二、建筑物的基本情况

万方综合楼位于焦作市塔南路万方桥南东侧,该建筑物地下一层,地上十二层,为综合办公楼。

三、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

1、基准点的布设

基准点于2014年4月10日埋设,依据规范要求共埋设3个基准点,其砼土墩规格为300*300*150mm,布设在待测建筑物西、北侧约50m处。

2、沉降观测点的布设

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在主体结构一层拆模后,设于一层框架柱上。共设12个观测点,其编号为m1、m2、m3、m4、m5、m6、m7、m8、m9、m10、m12、m13。

四、沉降观测

1、仪器与观测

使用水准仪及2m钢尺进行沉降观测。每次观测时,首先将3个基准点组成闭合环进行基准点检测,再由基准点往返引测至沉降观测点,同时将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沉降观测。

2、记录、计算与观测精度

在沉降观测作业过程中,记录各观测数据并计算各点和沉降量。

作业中采用的精度指标如下:

闭合差fh≤±0.3√nmm,其中n为观测站数,高差中误差mb≤±0.15mm,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。

3、观测时间

自2014年5月12日开始进行第一次观测,至 2014年11月20日最后一次观测结束,共计观测9次,累计观测时间为188天。

4、作业规范

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,严格按下列规范执行;

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》(jgj/t8-97)

《工程测量规范》(gb50026-93)

五、成果分析

1、沉降观测记录数据分析

由表可见,该建筑物的总体沉降量为11 mm,至第9次观测时,沉降量为0,已趋于稳定。

2、沉降量曲线分析

由曲线图可看出:随着时间的推移,楼层的增加和沉降量的增加为对应发展关系,沉降曲线光滑平滑,说明沉降量比较均匀,同时,在观测过程中没有出现反常现象,观测结果和精度均为可靠。

六、结束语

通过对万方综合楼施工各阶段的观测统计结果得出:该建筑物的基础采用桩基,沉降量小,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。

第三篇:建筑物沉降观测分析报告

建筑物沉降观测报告

金泰华城一期d区2#楼工程位于临沂市工业大道与北园路交汇处路北,本工程层数为9+1层,总建筑面积,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。

本工程于2014年月日设置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,共设置12个沉降观测点,观测日期为,

经过基础、主体、装饰、竣工、竣工后一周的共15次观测,建筑物沉降已趋于稳定状态,沉降观测分析如下:

一、建筑物最大沉降数值为3mm;

二、建筑物最小沉降数值为0mm;

三、在100天 的沉降观测中,最大沉降差值为1mm,每日沉降量为0.01mm/d,小于规范规定的0.02mm/d。

经分析,本工程 建筑物沉降量正常,已趋于稳定状态。

观测单位:天元一公司

报告日期:

第四篇:沉降观测

沉降观测

1) 工程开工后,进行对地基土变形、人工降水等对临近建筑物的观测、监护,由业主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观测。

2) 沉降观测:工程施工时,应及时埋设沉降观测点,具体位置设计现场定。由专业测绘单位进行施工,施工期间,基础完成后立即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,以后主体工程每上一层,观测一次,直至上部结构全部完成。装修时,每月或每结构层结束后观测一次。竣工后,第一年观测4 次,第二年观测2 次,以后每年观测一次,直至沉降稳定为止。工程竣工后,依据观测数据编制成表归入资料档案。

第五篇:沉降观测

7、边坡土体、支护结构、周边建(构)筑物、地下设施等的变形(包括水平位移、沉降、倾斜及裂缝)观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《工程测量规范》(gb50026)和行业标准《建筑表现测量规程》(jgj/t8)执行。

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:

1) 观测基准点要求稳固。应设在基坑开挖和降水影响半径以外,数量不得少于3个;

2) 观测的精度要求,应根据观测对象的容许变形范围、基坑重要性等级、变形速率、观测

周期等多种因数综合分析确定。可按《工程测量规范》变形观测等级进行测量;

3) 观测资料整理

a每次沉降观测要求计算出各观测点的高程、累计沉降量、本次沉降量、沉降速率等;
每次水平位移观测要求记录各个观测点的累积和本次位移量、位移速率等;

b根据各个阶段成果绘制沉降一时间关系曲线图、水平位移一时间关系曲线图、水平位移一距离关系展开曲线图等边坡位移图;

8、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的间距不应大于20m,在关键部位、支护形式变换部位应加密观测点;

9、边坡土层深层的水平位移应利用钻机成孔预埋测斜管,用测斜仪进行观测,以确定深层土体的潜在滑埋设测斜管时,应采用监测仪器和设备除了灵敏度和精度满足使用要求外,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围护墙的深度,必须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计量器具必须在其标定的有效期内使用。监测仪器和设备的观测精度、操作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。

10、基坑监测预警值:

报警值:支护结构水平位移(最大值)监控警报值为30mm或连续三天位移速率≥5mm/天煤气管道变形:沉降或水平位移不应超过10mm,连续三天不应超过2mm/d。供水管道变形:沉降或水平位移不应超过30mm,连续三天不应超过5mm/d。

11、各项目监测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,并符合下列要求:

1)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定初始数据,且不宜少于2次;

2)开挖初期观测时间间距不宜超过5天,开挖中期不宜超过2天,开挖后期应每天观测。当测试数据接近监控预警值时,应加密观测次数。当出现事故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,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监测成果,

推荐访问:沉降 观测 实习报告